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网站优化 网站优化
杭州优化建筑设计_杭州优化建筑设计院
zmhk 2024-04-29 人已围观
简介杭州优化建筑设计_杭州优化建筑设计院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杭州优化建筑设计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杭州优化建筑设计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1.房屋装修设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杭州优化建筑设计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杭州优化建筑设计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房屋装修设计费一般多少
2.装修140平米的房子要多少钱大户型装修要注意哪些
3.王建国的研究成就
4.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5.杭州下沙规划
房屋装修设计费一般多少
房屋装修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房屋面积、设计师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说,设计费用在房屋装修总费用的10%-20%之间。
在当地市场上,装修设计费的价格因地区、设计师等因素而异,一般每平方米可以达到50元到200元不等。大型的装修公司和高级的设计师在收费上通常更高一些,但在设计品质上也更加出色,因此选择设计师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作出选择。
装修小白必备装修指南,请关注公众号?新房装修流程步骤
想知道更多装修知识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兔厂装修顾问拥有专属顾问
想获取不同装修风格设计的预算,请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
更多装修经验分享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土巴兔分享家
如果你想要解决房屋装修设计费用问题,可以通过了解当地市场的行情和整个装修的费用预算,来确定合适的设计费用,具体报价这里可以算,只需输入面积+城市,3秒算出装修报价:点击此处,免费算装修报价
同时,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口碑良好的装修公司和设计师进行合作,以确保整个装修的质量和效果,并且最好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相关费用和责任,以避免装修过程中出现纠纷和误解。
综上所述,装修设计费的价格不定,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在选择装修设计师和合作之前,要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多与不同设计师沟通,以求较为合理和有价值的设计方案,切莫被表面华丽的设计与高收费所迷惑,从而实现更具性价比的装修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的装修资讯,不妨点击此处:点击进入,土巴兔在线官网,输入您的房子面积与所在城市,免费为您1对1装修规划,在线报价,在线推荐装修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不同城市装修攻略,关注下列?公众号直接帮您一步到位。
昆明——昆明装修攻略宝典
苏州——苏州装修攻略宝典
合肥——合肥装修攻略宝典
福州——福州装修攻略宝典
北京——北京装修攻略宝典
大连——大连装修攻略宝典
杭州——杭州装修攻略宝典
上海——上海装修攻略宝典
天津——天津装修攻略宝典
更多其他城市的装修攻略可以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直接回复城市名即可快速获取。
装修140平米的房子要多少钱大户型装修要注意哪些
紫之隧道基本情况怎么样?杭州市紫之隧道由什么建筑单位承建,基本概况如何?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紫之隧道基本内容如下:
中达咨询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紫之隧道基本情况如下:
紫之隧道基本概况:
杭州紫之隧道,从紫金港路到之浦路,全长14.4公里,建设规模为双向六车道,主线由三座隧道、两座桥梁组成。南、北口采用“分级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主线双向四车道进出洞,并各设置一对匝道,匝道为分离式双向两车道建设规模。主线设计时速:60km/h;匝道设计时速:30km/h。紫之隧道是杭州最长的隧道,是全国最长的城市隧道。
杭州市紫之隧道承建单位:
杭州紫之隧道工程分别由1号、2号、3号3座东西两线隧道和2座桥梁组成,总长14.4千米。工程北起紫金港路,南至之浦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是杭州市“二环、三纵、五横”快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市治理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的“十二五”重点工程,总投资约44.6亿元,通车后将大大减轻主城区与两大著名景区西湖和西溪湿地的地面交通压力。其中中铁隧道集团VI标在紫之隧道3号隧道施工中秉承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军企业专业队伍水准,因地制宜,攻克技术难关,灵活运用并探索施工方案,打响了中铁隧道集团品牌。
紫之隧道Ⅵ标项目部通过对淤泥质地层降水井结构优化和创新探索,QC成果《淤泥质地层降水井结构优化》较好解决了普通井管在该地层无法有效降水的难题,基坑开挖过程中承压水水头降低了16.76米,满足设计要求,与传统施工方案相比,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减少了工程投入,节约施工成本近1600万元,项目部QC成果荣获201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也为杭州地铁类似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铁隧道集团相关简介:
中铁隧道集团(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缩写 CTG )是国内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最大一家集勘测设计、建筑施工、科研开发、机械修造四大功能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中铁隧道集团前身是1978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后更名为“中铁隧道工程局”,2001 年5月改制为“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洛阳,隶属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全称为“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建筑企业资质: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 [特级]
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 [特级]
隧道工程专业承包 [一级]
中达咨询小编提醒:查询中铁隧道集团建筑企业资质、建筑企业经营信息、建筑企业荣誉等相关内容,可以登入中达咨询建设通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王建国的研究成就
装修140平米的房子的费用因地区和装修风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大户型装修的费用相对较高,因为需要考虑更多的空间和细节。
用装修报价器,只需输入面积+城市,3秒算出最实惠的本地市场报价:土巴兔大平台算报价,不再担心公司抬价漏项增价。
装修小白必备装修指南,请关注公众号?新房装修流程步骤
想知道更多装修知识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兔厂装修顾问拥有专属顾问
想获取不同装修风格设计的预算,请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
更多装修经验分享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土巴兔分享家
根据当地市场价,装修140平米的房子的费用大致在20万元至40万元之间。这个价格范围包括了材料费、人工费、设计费、监理费等各项费用。
具体来说,装修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费:包括地板、瓷砖、墙面涂料、门窗、卫浴设备等材料的费用。根据不同的品牌和质量,材料费用会有所差异。
2. 人工费:包括施工队伍的工资、工时费用等。大户型的装修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因此人工费用相对较高。
3. 设计费:如果需要请设计师进行整体设计,还需要支付设计费用。设计费用根据设计师的知名度和经验有所差异。
4. 监理费:为了确保装修质量,可以请监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理费用根据监理人员的经验和服务内容有所不同。
此外,大户型装修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规划:大户型的空间较大,需要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如客厅、卧室、厨房等。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需求和生活习惯。
2. 安全性:大户型的装修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如防火、防盗等措施。可以选择安装安全门、安全窗等设备。
3. 照明设计:大户型的照明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可以选择吊灯、壁灯、射灯等多种照明方式,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4. 空调和暖气:大户型的房子需要考虑到空调和暖气的供应。可以选择中央空调和地暖等设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总之,装修大户型需要更多的投入和考虑,费用相对较高。在装修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空间、注重安全性、精心设计照明和选择合适的空调暖气设备。
了解更多的装修资讯,上累计业主4100多万的国内最大的装修平台之一:土巴兔装修大平台,输入您的房子面积与所在城市,免费为您1对1在线报价,在线推荐装修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不同城市装修攻略,关注下列?公众号直接帮您一步到位。
昆明——昆明装修攻略宝典
苏州——苏州装修攻略宝典
合肥——合肥装修攻略宝典
福州——福州装修攻略宝典
北京——北京装修攻略宝典
大连——大连装修攻略宝典
杭州——杭州装修攻略宝典
上海——上海装修攻略宝典
天津——天津装修攻略宝典
更多其他城市的装修攻略可以关注?公众号装修就上土巴兔,直接回复城市名即可快速获取。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城镇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市设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2005,项目批准号:50125820
2、“发达地区小城市物质形态演变规律及其形体环境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991-1993,项目批准号:59008494
3、“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则的绿色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金额:1998-2000,项目批准号:59778004。
4、“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2008. 项目批准号:50578040)
5、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机理和优化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2012. 项目批准号:50978052)
6、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董卫,王建国,王伯伟,赵冰等,2003-2006,项目批准号:50238010
7、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吴良镛、齐康、陶松龄等,王在东南大学课题组排名3),项目批准号:59238150
二、科技部支撑计划: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既有建筑保护技术研究(2006BAJ03A04-01)
课题负责人:王建国,董卫、陈薇、龚恺、张宏、傅秀章、石邢、彭昌海、钱敬平、吴雁2007-2010
2、城市旧区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4B067)(赵万民、王建国、汤羽扬、阳建强、杨俊宴、吴晓、孙世界等),2007-2010
三、国际合作项目:
1 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院资助项目:国际研究网络:城市历史与多尺度的空间整体规划。the City History and Multi-scale Spatial Masterplanning (CHaMSpaM) , the UK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UK-Chin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2007-09 中方七校参与,王为东南大学负责人,2007
2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辅助金(基盘研究,海外调查A):关于中国型居住空间规划技术的研究,合作单位:日本·京都大学,中国·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研究期间:2008.4-2011.3。宗本顺三, 项目主持,京都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合作方:王建国、钱强、张宏,唐芃、傅秀章等.
四、国外演讲:
1. Urban Form and urban design: take China as an exampl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USA . 199105
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Form and urban design.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tlanta, USA . 199610
3. PRE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HISTORIC QUARTER IN NANJING, Second Urban Design Forum, Yokohama, Japan, Nov.19-24, 1998
4. 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南京城市和建筑高度形态控制,巴黎,2005
5.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REUSE OF HISTORIC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Housing Symposium. Hosted b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eoul, Korea, 2005
6. DIGITALIZED MULTI-FACTORS ANALYTIC APPROACH OF THE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D URBAN SPATIAL FORM BASED ON URBAN DESIGN, the City History and Multi-scale Spatial Masterplanning (CHaMSpaM) international research workshop, financed by the UK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UCL, Oct.11-16, 2007, London, UK
7. ONSERVATION AND ADAPTIVE-REUSE OF HISTORIC:INDUSTRIAL BUILDINGS AND SITES:TAKE CHINA AS AN EXAMPLE,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20091005)
8. MULTI-FACTORS ANALYSI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D URBAN SPATIAL FORM BASED ON URBAN DESIGN,MIT,Cambridge,USA , 20091009
五、专著、论文
1.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1996年由台湾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版权出版繁体字版本。
2.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第二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王建国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王建国、张彤)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 城市设计(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M],董卫、王建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阿尔瓦罗·西扎[M],蔡凯臻,王建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安藤忠雄研究室编,建筑师的二十岁[M],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王建国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 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营造和提升,王建国、阳建强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2、绿色城市设计----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生态策略[M],徐小东、王建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3、普通高等教育与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城市设计》、王建国主编,刘博敏、阳建强副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城市设计(第三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六、论文和书中章节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部分论文:
1. 王建国,高源,胡明新. 基于高层建筑管控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优化[J]城市规划,2005(1):45-51
2. 王建国,张彤. 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2005(4):66-67
3. 王建国. 上海世界博览会产业历史遗产保护和浦西内港码头区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2005(4):78-79
4. 王建国、陈宇. 盐城中学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5(6): 34-37
5. 王建国. 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建筑学报2005(8):5-9
6. 王建国. 山水相依、清雅素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设印象[J],时代建筑2005(4):112
7. 王建国,徐小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J]“建筑与文化”2006(8):11-19
8. 王建国,彭韵洁,张慧,王彦. 瑞士产业历史建筑及地段的适应性再利用[J],世界建筑2006(5):26-29
9. 王建国,蒋楠.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8-11
10. 王建国,程佳佳. 海峡两岸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比较研究[J],城市建筑,2006(9):6-10
11. 王建国, 安宁. 继往开来,把握机遇 回应新世纪挑战――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十年发展,[J]建筑与文化,2007(10):19-24
12. 王建国. 江宁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公共教学楼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7(10):38-39
13. WANG Jianguo, JIANG Nan.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reuse of historical industrial building in China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 Frontier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of China. 2007,1(4):474-480 (Translated from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6,(8):8-11)
14. 王建国,张愚,沈瑾. 唐山焦化厂产业地段及建筑的改造再利用[J],城市规划2008(2):88-92
15. 王建国,徐小东. 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则的绿色城市设计交通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08增刊,8-13
16. 王建国,王湘君,徐宁。 江宁博物馆[J],建筑与文化,2008(10):30-31
17. 王建国,龚恺. 关于建筑学办学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9(1):29-31
18. 王建国. 城市再生与城市设计[J],城市建筑 2009(2):3
19. 王建国. 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国科学(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20.Technological Sciences, Vol 39(5)830-839)E辑:技术科学,2009年39卷5期,830-839
21.Wang J.G. A research into the large-sdaled spatial forms of cities based on urban desig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9)2486-2496),SCI,
22. 王建国. 如何欣赏城市天际线[J],中国国家地理,天际线增刊,134,2009
23. 王建国、冷嘉伟、杨俊宴. 特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思考――以郑州二七中心区为例. [J]建筑学报2009(12)第1-6。
24. 王建国,魏羽力. 南京2007-2009,[J]建筑创作,2010(2):29--30。
25. 王建国,赵烨. 无锡惠山森林公园景观修复规划探讨――在空间疏理中提升环境价值[J]规划师2010(4):30-35
26. Wang J G, Zhang Y, Feng H, A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development intensity based on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ttributes intervened by urban design. Sci China E-Tech Sci,2010,53(7):1743-1754, SCI, Springer库检索
27. 王建国,张愚,冯瀚。 城市设计干预下基于用地属性相似关系的开发强度决策模型,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201040(9):983-993
28. 王建国、王鹏、徐小东、孙海霆、姚欣悦. 绵竹市广济镇文化馆[J],建筑学报2010(9):74-76
29. 王建国. 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现状及其可能性[J],城市中国,44期,106-108页
30. 王建国,王兴平。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1(2):20-21
31. 王建国,魏羽力、汪坚强. 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时序问题――以南京东山新市区中心为例[J]. 城市规划,2011(2):64-67
七、代表实践项目
1. 1991,南京邮政大楼设计,方案主要参加者,1997年获江苏省优秀工程一等奖。
2. 1992,河南博物馆方案设计, 方案参加者之一, 2005年建设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3. 1994,江苏省国税大厦设计, 2000年江苏省优秀建筑工程二等奖(排名3)。
4. 1995, 福建长乐冰心文学馆设计,建筑负责人,1995,3000平方米. 1998年获福建优秀建筑工程一等奖(排名3)
5. 1997,泰州市新区商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标,合作:孔令龙、权亚玲、胡渠等
6. 1997,江苏常熟市老县场17号地块商业中心设计竞赛一等奖, (合作:徐怡涛等)
7. 1998, 南京市城东干道两侧地区城市设计,(合作:黄翼、魏羽力等)
8. 1998,江苏东台市信用合作联社综合营业办公楼建筑设计中标实施。(合作:戎俊强)
9.1999,徐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徐州市中山路城市设计,通过鉴定并实施。(合作:陈宇、高源、裴钊、黄翼等)
10、1999,徐州市彭城南路步行商业街规划设计,(合作:王湘君、吕志鹏、戴琦)
11.2000年,徐州市市民广场规划设计咨询第一名,(合作:陈宇、高源、裴钊、黄翼、沈欣荣)
12. 2000~2001 ,海口市总体城市设计(合作:董卫、陈宇、胡明星、王湘君、吕志鹏、戴琦、严铮、吴云一等)
13. 2000,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竞赛第一名(合作:韩冬青、董卫、费移山等).获2004年广州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2005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1)
14. 2001,金坛市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规划设计投标中标实施。(合作:高源、陈乾、费移山、何嘉宁、许轶)
15. 2001, 江苏宜兴团氿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并实施;(合作:徐小东、周小棣、高源、魏羽力、张愚、李琳、韦峰等),2008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风景园林)三等奖。
16. 2002,常熟新城市中心概念性全国城市设计竞赛第一名 (合作:阳建强、高源)
17. 2002,江苏盐城中学规划设计竞赛中标实施,合作:陈宇、许轶、何嘉宁、林峰等),2005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007年江苏省优秀建筑工程三等奖
18. 2002,厦门钟宅湾概念性城市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合作:阳建强、王晓俊、王玉、王湘君、魏羽力、周杰、黄治等)
19. 2002,南京老城形象特色和空间形态控制研究(20020-Q-13), (合作:高源、胡明新等)。
20. 南京总统府、煦园历史地段及周边地区空间形态控制与引导研究(2003-Q-3)(合作者:高源、周立等
21. 2002,江苏连云港博物馆新馆全国设计竞标第一名(合作:徐小东,韦峰、廖方等)
22,2003,徐州市淮海路城市设计,(合作:徐小东、欧阳之曦,徐宁、彭韵洁、李琳琳、邹维治)
23. 2003,广州海鸥岛地区旅游策划和城市设计研究,与美国景观设计公司SASAKI合作(合作者:董卫,阳建强,王湘君、王晓俊、魏羽力、黄羊山等)
24. 2003, 青岛市中国海军博物馆规划设计全国竞赛,(合作者:冷嘉伟、夏冰、龚曾谷、刘弥、张婧等)
25. 2003,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概念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合作者:冷嘉伟,陈宇,韦峰、徐宁、孙振华、沈芊芊、张愚等), 荣誉奖
26. 2003,宜兴城东新区概念性发展规划研究并实施(合作者:徐小东、王晓俊等)
27. 2004,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公共教学楼设计方案征集中选实施,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合作,合作:王湘君、张航、李大勇、张婧等),获2008年度江苏省优秀设计二等奖,2008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设计)三等奖。
28. 2004,常州市万福路-常澄路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合作:高源、李琳、张婧,常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表扬奖。2007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9. 2004,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合作:刘博敏、韩冬青、冷嘉伟、F. Schwartz,R. Stern、孙业杨、董卫、杨涛、雒建利、葛明、张彤、吴晓、孙世界、王晓俊等),第4名。另荣获2004年国际建筑学术期刊《建筑评论》城市景观设计(the Cityscape 2004 Architectural Review Awards)二项大奖(总体规划奖,建筑综合利用奖,2004年共有248个项目申报该奖项,13项获奖)
30. 2004,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合作:陈薇、朱渊、沈炀等)
31. 2004,常州市城市特色研究(合作者:张啸马,王兴平,王彦等)
32. 2003,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CIPEA)场地规划(合作:加拿大Ekistics公司,魏羽力)
33. 2005,南京江宁区百家湖-九龙湖轴线地区城市设计(合作者:陈宇,王兴平,蔡凯臻,朱渊,蒋楠,程佳佳,徐伟,杨志等)
34. 2005, 常州城市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合作主持,龚恺,合作者:张啸马、张愚、白小松、冷天翔、王彦、杨宇、赵婧等;合作单位:常州市规划设计院、规划局信息中心,常州市测绘院),。2007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35. 2005,重庆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二等奖(合作主持:阳建强,合作者:吴晓、孙世界、王兴平、高源、王晓俊等)
36. 2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竞赛第一名实施,合作主持:陈宇,合作者:蒋楠,程佳佳,彭韵洁,李琳琳,王彦,马亦鸣等),2009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2009年江苏省优秀工程三等奖。
37. 2006,南京中山陵博爱园和天地科学园详细规划设计(联合主持:韩冬青,技术负责:陈薇、马晓东、周武忠、王晓俊、孙世界、胡明新;参加:王正、徐小东、蔡凯臻、徐伟、杨志、徐宁、杨宇、邓艳、李娟等)
38. 2006,无锡市总体城市设计(联合主持:阳建强,合作:杨俊宴、吴晓、孙世界,王兴平、王晓俊、费移山、蔡晶等)
39. 2006,唐山焦化厂改造规划设计(合作:张愚、赵婧、杨宇)
40. 2006,浙江桐庐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合作:张愚、李娟、刘园、邓艳、汪坚强)
41. 2007,南京江宁博物馆设计(合作者:王湘君、徐宁、朱渊等)
42. 2007,江宁东山新市区城市设计整合(合作:魏羽力、汪坚强、张建波、杨志、蔡晶)
43. 2008,江宁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合作:魏羽力、张建波、杨志、蔡晶)
44. 2007,江宁区悦恒大厦建筑设计(合作主持:冷嘉伟,合作:邓艳、李娟等)
45. 2007,南京市7316厂地块城市设计和厂房改造设计(合作:蒋楠、周炜等)
46. 2007,杭州市《创新创业新天地城市设计》(入围优胜)(联合主持:阳建强)
47, 2008, 郑州老城商业中心控规及城市设计,联合主持:冷嘉伟,合作:杨俊宴、李旭宏、朱彦东、徐宁、蔡晶、张建波等
48. 2008,杭州西湖东岸景观提升工程国际竞赛第一名,合作:杨俊宴、陈宇、徐宁、孔祥恒、刘迪、赵烨、杨杨、江天、李京津等
49. 2008,无锡惠山森林公园概念规划,合作:杨俊宴、陈薇、徐宁、赵烨、秋飞等
50. 2008,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联合主持:阳建强,技术负责:熊国平、吴晓、孙世界、徐小东、王晓俊、朱彦东:参加:蒋楠、许昊、邓艳、李娟、郑国等
51. 2008,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编研中心合作(东南大学方参加:王建国、阳建强、董卫、陈薇、吴晓、王承慧、孙世界等)
52. 2008, 南京市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王建国、阳建强、董卫、高源、吴晓、王承慧、孙世界、刘迪、刘坤等
53. 2009,四川绵阳市广济镇文化站建筑设计(合作:徐小东;参加:王鹏、万邦伟、孙海霆、姚昕悦等),2010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54. 2009,四川绵阳市广济镇便民活动中心(镇政府)建筑群设计(合作:徐小东、王鹏、姚昕悦、孙海霆),2010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55. 2009,浙江龙泉夏侯文陶瓷艺术大师馆(合作主持:徐小东、参加:孙海霆等),2009
56. 2009,常州市国棉三厂(名力集团)地区改造规划设计,合作:蒋楠、许昊等
57. 2009, 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建设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合作主持:程泰宁、王建国,参加:冷嘉伟、唐斌、徐春宁、王幼芬、孙海霆、姚昕悦、刘坤等)
58. 2009,南京明外郭沿线地区规划(政府指名委托,2009-,合作主持:陈薇、王建国;技术负责:诸葛净、王晓俊、高源、蔡凯臻、沈炀;参加:是霏、戴薇薇、张驰、赵效鹏等)
58. 2010, 镇江甘露寺地宫及唐代遗遗址展示馆,(合作:姚昕悦、张驰、赵效鹏)
59. 2010, 南京东山副城区政府周边地段城市设计,合作:魏羽力、李京津、潘琼宇、孙海霆等)
60. 2010,南京东山副城总体城市设计(2010,合作:杨俊宴、高源、王晓俊、卢华兴、刘坤、赵烨、潘琼宇、景文娟)
61. 2010, 淮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规划设计竞赛,第一名;联合主持:陈宇,合作:姚昕悦、孙海霆、张弛、赵效鹏、盛吉、柴文远、景文娟),
62. 2010,南京外郭沿线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201009-),合作主持:王建国、陈薇;技术负责:王晓俊、陈宁、高源、沈旸、蔡凯臻、俞海洋、周武忠、朱彦东;参加:张弛、凌洁等
63. 2010,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保护规划,主持:陈薇;合作:王建国、诸葛净、白颖、魏羽力等)
64. 2010,扬州古城北门保护规划设计,(合作:陈薇、陈宇、徐伟等)
65. 2011,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王建国、阳建强、熊国平、陈薇、姚昕悦、赵烨等)
八、荣誉、获奖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3,排名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8,2000,排名2和13)、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2,排名2),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2);建筑设计成果先后获the Cityscape 2004 Architectural Review Awards国际奖二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三等奖2项,表扬奖1项;部省优秀建筑工程和规划一等奖4项(排名1、3,主要参加者),二等奖6项(5项排名1,一项排名3);省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5项(排名1)。《城市设计》和《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论著成果分别获省优秀图书二等奖(排名1,2001,2004)。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建筑设计”国家精品课程(2008),全国模范教师(2004),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2009,2006)、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创新团队(2009)。
杭州下沙规划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愈加增大,在使用能源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污染排放。对于建筑来说,其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中比重较大的一环,因此一个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从预测方式、分布研究、围护结构以及实际场景分析来寻求答案,本文将对此做出总结并展望。
关键词: 建筑能耗;暖通空调;能耗预测
1.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提高能源效率以应对能源和气候危机已成为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公共建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2021年,我国的公共建筑面积达到了140亿平方米,是2000年的四倍多,而建筑作为一种常见设施,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也比较高。因此,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十分重要。
空调采暖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在我国一般可达建筑运行总能耗的40%~50%,因此通过降低空调采暖能耗,可以使建筑运行阶段能耗明显降低。同时建筑室内热环境参数的设定对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所以设法建立室内热环境参数与建筑空调能耗的预测模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学者以寒冷地区建筑为例,构建了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使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的快速模拟预测,进行方案的节能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室内空调设定温度,从而对降低建筑能耗进行有效决策[1]。也有研究将各典型年气象数据根据其地理位置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进行分类整理;随后,按照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与更新后的空调温度设定值,通过Python调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批处理程序,对典型办公建筑在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后的能耗进行批量模拟;最后,基于所得到的建筑的空调采暖能耗数据,进行不同气候区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分析原因并探究规律[2]。也有学者以杭州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通过设置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作为评价指标,以使用单中空玻璃的建筑为参照建筑,对使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的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3]。
本文将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示,讨论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的位置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得出对实际设计有用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2. 空调采暖能耗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
在这部分中,研究学者基于我国1024个地区的典型年气象数据,提出了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办公建筑采暖空调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并以典型办公建筑模型为例,对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后的建筑制冷空调能耗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并探讨了全国范围内典型办公建筑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的节能潜力。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 全国空调采暖能耗最高的地区为严寒A1区,该区域下全年空调采暖能耗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均在200kW·h/m2左右,能耗最高的地区接近250kW·h/m2;温和地区全年空调采暖能耗最低,该区域下全年空调采暖能耗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在15~20kW·h/m2区间,能耗最低的地区不足10kW·h/m2。
(2) 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室内设计温度更新方案后,集中供暖区域的最高节能量可达13kW·h/m2以上,非集中供暖区域则在10.5kW·h/m2左右。
(3) 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应用本研究提出的室内参数更新策略均可获得5kW·h/m2以上的暖通空调节能量,因此可以认为该应用策略可获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 在各热工区划下的22个典型城市中,采暖、制冷能耗与应用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的采暖、制冷节能量与节能比例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随着采暖、制冷能耗的升高,采暖、制冷节能量不断升高,采暖、制冷节能比例不断降低。
3.? 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是建筑空调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们的舒适温度区域比现行国家或国际标准建议的范围更广。因而合理地进行空调制冷采暖温度设定,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空调能耗,是建筑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或升高1℃,能耗可降低约5%~10%,可以认为建筑全年空调能耗与空调温度设定值之间具有定量关系。
本研究以寒冷地区为例,对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进行快速预测研究。采用蒙特卡洛统计试验的方法,首先确立线性预测和非线性预测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进行抽取有限点的方式来进行模拟预测,最后将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误差精度,得出建筑能耗模拟的最优预测方案。
通过建筑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基于人的热可接受室内温度范围的建筑能耗模拟和快速预测模型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对基于建筑室内设计温度值更新后的住宅和办公建筑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得到空调制冷温度上升1℃和采暖温度下降1℃均对降低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
(2) 通过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在点阵中均匀选取3点进行线性模拟预测即可得到良好的预测效果,也可以解决现有预测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
(3) 本研究对寒冷地区住宅建筑3点线性模拟预测随机性的分析,可以验证在点阵中随机选择均匀分布的3点即可对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同时通过对住宅和办公建筑的3点快速预测方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寒冷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预测。
(4) 借助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选取合理的3点对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预测,可为建筑室内空调设定温度提供最优选择,有效降低建筑空调能耗,进而降低建筑能耗,也可为建筑师在早期设计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提供有效途径。
4.? 幕墙系统对空调系统 能耗影响
这部分研究以杭州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通过设置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作为评价指标,以使用单中空玻璃的建筑为参照建筑,对使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的空调系统冷热源主机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
对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别进行空调冷热源配置,并根据全年负荷计算得到的冷热负荷频率数比例,对冷热源主机全年能耗及冷热源初投资进行计算分析,与玻璃幕墙造价增量进行比较,计算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
通过对实际建筑的研究发现:
(1) 采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初投资较普通单中空玻璃幕墙系统有所提高,但是它在传热系数、遮阳系数这两项热工性能上的提升,可减少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及空调系统的装机容量,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2) 通过计算降低的空调能耗所引起的年运行费用的减少,以及装机容量所带来的空调系统初投资减少,可得到采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较普通单中空玻璃幕墙系统具有极大的优势。
(3)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虽然投资回收期较长,但是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例分析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寒冷B气候区)某住宅小区,南北朝向,建筑占地面积740.82m2,长和宽分别为52.4m和17.38m,建筑面积10333.18m2,建筑体形系数为0.26。建筑高度43.15m,地上12层,地下2层。使用功能地上为住宅,地下为工具间。这部分研究以此项目为例,浅析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环节中暖通专业如何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度[4]。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不但需要充分考虑主要房间的温度、湿度、新风、噪声、PM2.5及CO2浓度等室内环境参数指标,而且要满足年供暖(冷)需求指标及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指标要求。
相较于传统节能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优良的围护结构,大大降低了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此外,供热需求也考虑了内部热源的影响,供暖需求中,室内得热量及外窗日射得热量基本可平衡通过外围护结构的失热量,室内新风(含渗透)负荷占比较为明显。该项目采用高效热回收设备,新风经热回收装置预热后,可实现明显的节能效果。供冷期间,良好的围护结构不利于减小室内由于人体、设备、灯光等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因此,在有利气候条件下应鼓励开窗换气,以降低室内冷负荷。与此同时,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要求全装修,室内装修简洁,且不应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和影响气流组织。因此,暖通设计中风管及风口的布置在不影响气流组织的前提下,也要配合精装进一步优化。
6.结论和未来的研究
在当前经济大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下,建筑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加强暖通空调建设,成为工程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首先,在暖通工程的设计工作阶段,设计部门需要合理理解绿色理念;其次,设计人员应坚守绿色节能的原则开展设计工作。基于上述两点,才能保证整个暖通系统具备完善的功能以及良好的内部结构。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中,节能减排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当前时代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污染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减少建筑污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节能减排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深入[5]。暖通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主体,完善相关的节能减排设计工作对环保工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智星,王逸群,路逸晴,等. 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研究[J].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 49(11): 28-35.
[2] 罗智星,路逸晴,王逸群,等. 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能耗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J].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 49(11): 20-27.
[3] 寿广,陈文卉. 办公建筑幕墙系统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分析[J]. 暖通空调, 2021, 51(S2): 353-359.
[4] 马新然,王海峰,陈兴飞,等. 河北省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J]. 暖通空调, 2021, 51(S2): 200-204.
[5] 蔡德强. 论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8): 116-117.
《杭州市下沙副城地名分区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区域
二、规划期限
三、规划项目解读
四、规划总则
第二章 构建科学地名网络
一、构建目标
二、构建策略
第三章 路网名称规划基础分析
一、路网名称发展简况
二、现有路网名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三、开发区地名发展状况对路网名称规划的启迪
第四章 路网名称规划总则
一、路网名称规划的层次
二、路网名称系列化区片的划分
三、路网名称规划的指导思想
四、路网名称规划的原则
第五章 路网名称层次化
一、开发区路网通名的层次化
二、对工业区现有道路通名的调整建议
三、工业区内道路通名具体调整方案
四、路网名称专名采词的层次化
第六章 路网名称专名的拟名或调整
一、专名采词要点
二、对工业园区南片路网专名的处理
三、对高教园区路网名称的处理
四、工业园区北片
五、出口加工区片
六、行政中心片
七、白杨街道内支路名称
八、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九、路名调整方略
第七章 下沙副城其他区域道路拟名引导
一、下沙副城其他区域的范围
二、原有地名及规划路网情况
三、道路名称拟名思路
四、道路名称设计引导方案
五、拟名建议
第八章 地名标志体系规划
一、地名的指位导向体系
二、地名标志的内容
三、数序地名系统
四、地名标志的密度要求
附录:
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二、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基础
三、开发区路网名称采词备用词库
杭州市下沙副城地名分区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区域
杭州市下沙副城位于杭州市区东部,东、南两面临钱塘江,北接海宁市和余杭区,西连杭州主城。
按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下沙副城范围,包括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含下沙、白杨二街道)的104.7平方千米,及余杭区南苑街道、乔司镇,江干区彭埠镇6个行政村、九堡镇等74平方千米,共计面积约178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2006年—2020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项目解读
(一)规划涵盖的范围
杭州市下沙副城地名分区规划的范围,包括副城中的居民地、区片、道路、桥梁、河渠等类地理实体名称。
对副城内各种类别地名的命名与更名,除需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要求以外,还应遵守《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定。
(二)规划的主要任务
1、对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路网策划拟名方案,对原有路网名称提出调整原则、调整方法、具体调整目标和调整方略。这是本规划的重点。
2、对开发区范围以外区域的地名,提出原则性的引导建议;对城市分区规划中已经确定的路网进行拟名;对尚未确定路网的区域,提出原则性的采词拟名思路。
(三)规划表述方法
根据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本规划先就开发区的道路名称问题,提出规划思路和解决方案。然后对开发区以外区域的地名问题,提出原则性的引导意见和建议。
四、规划总则
(一)与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各类地名通名的确定与使用标准,专名的采词要求与要点,与《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二)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中,重点在对尚无正式名称的规划路网确定名称采词方案,并建议调整部分难以适应建设发展的原有地名。
开发区以外区域地名规划中,重点在对未来将产生的地理实体提出地名采词的引导思路。
(三)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本规划的基本立足点是,在尽量维持总体基本稳定前提下,针对原路网名称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理顺与局部调整的意见,并从副城全局出发,提出节制开发区启动区块内数序路网名称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构建科学地名网络
一、构建目标
认真分析现有地名网络的现状,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地名构建观念为引导,通过系统规划,形成适合本区域文化特色的科学地名网络体系,使地名文化能更好地体现下沙副城城市性质,与下沙副城经济文化同步发展。
二、构建策略
1、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体现下沙城市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集教育、科研、商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2、认真调查分析现状地名形成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制定详尽的调整规划方案。
3、根据《下沙副城城市分区规划》的路网规划,详尽制定道路名称规划方案。
4、严格以《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为引导,规范名类地名通名的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大街”、“广场”等名称择机纠正。
5、对尚在建设中的居住区、大型建筑物、桥梁、公园等地理实体的名称,根据《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规定,拟名符合下沙副城性质,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防止出现过度追求地名的新奇和广告效应,取名贪大求洋,名不符实等违反地名命名原则的问题。
6、河流、渠道名称要尊重历史,对群众已习惯使用的名称一般不作更改,如月雅河、幸福河、新华河、星河等。对群众已习惯使用的数字序列河渠名称,可予保留。
第三章 路网名称规划基础分析
一、路网名称发展简况
开发区所在地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逐步围垦的钱塘江滩涂,历史地名与老地名稀少,现有的地名,大都是开发区建设以来产生的,分布状况如下:
(一)工业区(南)
工业区(南)是开发区建设的启动区块,建设之初,借鉴国外采用数字(序列)作为街路名称的做法,在未及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对工业区内的道路全以数序命名。为体现大气开放的氛围,道路全部缀以“大街”通名,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数序大街名称。纵向以单号数序,横向以双号数序。
(二)高教园区
南北走向的道路以“路”为通名;东西走向的道路以“街”为通名。
为突出高教园区的功能特点,高教园区内道路的专名,纵向、横向道路名称分别冠以“文”字与“学”字。现南北向道路有文澜、文淙、文汇、文津、文溯、文泽、文渊、文滨、文海、文清、文瀚路,共11条;东西向道路有学园、学源、学正、学府、学林街,共5条。
(三)行政中心区块
该区块围垦成陆较早,故有头格、智格、上沙、下沙、中沙等村名和幸福、月牙、新华等河名。
二、现有路网名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一)工业区(南)
工业区内的数序路名,由于道路长短、起止位置不一,使在图纸上看似很有规律的路名序列,实际使用却并不方便。
同时,随着工业区内道路的加密,以及开发区范围的北扩西展,使数序地名命名方法难以为继。出现了0号大街、13号A、22号A等问题。
(二)高教园区
纵、横道路虽然分别以首字“文”、“学”相区别,但因名称在总体上识别性不强;部分路名重名、音近,不易区分。
(三)南北矛盾
工业区与高教园区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北紧密相邻,但由于这两个区域内的道路名称,设置了两个完全独立的、不能和谐相容的系统。以至造成了南北贯穿的道路,北段用文字,南段用数字,使用不便,十分尴尬。
三、开发区地名发展状况对路网名称规划的启迪
(一)加强指位性
指位性是地名固有的功能,也是地名的主要特点。开发区地域广阔,企事业单位对外联系频繁,要求道路名称体现较强的指位性。
(二)传承历史文化
开发区西部历史较长,而东部广袤的土地是1971年后逐步围垦形成的,至今不过30余年。以往的地名虽然不多,但也反映了该地块自然地理演变的过程和人力垦殖的历史。道路名称规划,应当尽力保留老地名。
(三)反映时代特色
开发区地域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是改革开放的硕果,也是开发区近30万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对规划道路进行拟名采词时,需要体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化新城的理念。
(四)体现地理特征
下沙新城紧傍钱塘江,又可直观闻名天下的钱江潮。其“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的壮观和“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由飞霜雪中”的气势,既是时代精神的写照,更是开发区优越的区位所特有。在道路名称上应有此气势。
第四章 路网名称规划总则
一、路网名称规划的层次
对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分为整体与区块两个层面。
(一)整体层面
1、确定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的总体构架;
2、道路名称(主题)系列化的各区片范围;
3、确定道路名称的通名系统及其用词,体现通名的层次化;
4、确定主干路与连通各区块间道路,以表现开发区整体性进行拟名;
5、确定各个区块内部道路名称采词主题等。
(二)区块层面
1、明确贯彻分区块主题采词的具体方法要点或采词方向;
2、对原已经使用的正式名称,根据社会反映提出调整建议;
3、具体拟定开发区规划路网的道路名称等。
二、路网名称系列化区片的划分
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定的各区片功能,并考虑其范围大小、发展规模和推进方向、地理位置等因素,结合路名现状,将开发区内的规划路网,划分为五个基本区域,即五个区片:工业园区南片、高教园区片、工业园区北片、出口加工区片、行政中心区片。
此外,对白杨街道及工业园区东南片居住区块内的支路,提出原则意见;对尚未进行路网规划的西部的其他区域,做前瞻的框架性引导。
三、路网名称规划的指导思想
立足开发区实际,放眼杭州市域全局,以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为基础,对开发区路网名称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实现规划拟名与适度调整优化相结合、地名文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地名文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从而加强路网名称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同时,通过规划路网名称,从一个角度反映开发区功能、区位和历史文化特点,体现优越人文与自然地理环境。使开发区的地名与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新城,保持协调发展。
四、路网名称规划的原则
(一)立足“基础”原则
即地名分区规划应以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基础”的有关精神、原则、要求,结合开发区实际,通过路网名称拟名调整,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化和具体化。
(二)加强路网名称的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整体性、层次性、系列化是构建科学性、系统性路网名称的基本内涵,提升开发区路名整体的科学性,是当今路名命名采词的重要思路。开发区在构建路网名称中已进行有益的尝试。这一命名与采词方式既体现了路网名称的时代特征,也是提高路名实用价值的重要手段。惟此,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路名命名与采词上零乱、缺乏规律性的缺陷。
路网名称规划应立足于大杭州市域全局,立足于开发区整体;以不同的通名反映道路类别、等级和方向,达到路网名称的层次化。
(三)提高路网名称适应性原则
开发区的路名,应反映开发区历史文化和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的时代特征,妥善处理和把握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同地要加强预见性和适应性。
(四)妥善策划道路名称调整的原则
对开发区原有地名的调整,以维持整体基本稳定,适当调整的原则。
凡在此次规划中列入调整的道路名称,其调整时间、时机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副城规划、建设的情况,择机进行。
调整道路在正式更名后,考虑到社会使用有逐步适应的过程,留出一定的过渡期。同时要做好因更名带来的各种善后工作。
通过有计划地在稳定的前提下,渐进地分步调整原有路名与开发区发展及社会需要的吻合度,改善路网名称的结构和合理性,达到弘扬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感和历史继承相结合的目标。
第五章 路网名称层次化
一、开发区路网通名的层次化
开发区作为杭州的副城,应当与《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对道路通名的等级划分、通名使用规定等保持一致。
基于此,开发区道路等级的通名用词,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大街(大道、大路):宽度在60米、长度在6000米以上的道路可使用大街、大道或大路之通名。
2、街(路):其宽度与长度在大街(大道、大路)与巷(弄)之间的道路可使用街或路之通名。
3、巷(弄):宽度在6米以下或长度不足600米的道路可使用巷(弄)之通名。
市政支路及大型生活区内需要命名的次要通道,采取不分走向,一般以“巷”或“弄”为通名。
4、区分道路走向使用通名:即对开发区内的道路,东西走向的道路一般称“街”(或“大街”);南北走向的道路一般称“路”。
5、由主城向东延伸进开发区内的道路,沿用原道路的通名不变。
二、对工业区现有道路通名的调整建议
原工业区内已经命名的25条主要道路,不论长短、宽窄,一律以“大街”作通名的现象,掩盖了道路存在的等级、规格的差别,与道路的景观不协调,其科学性、合理性较差。提出这个按道路等级调整道路通名方案,就是要对现工业区内道路通名,与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等级相协调,提高道路名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易识别性。
按上述道路通名层次化的要求,现对工业区内道路名称的通名,提出两个方面的调整建议:
按道路不同走向分别使用通名。改变工业区内原不分道路走向,其名称通名一律用“大街”的现状,改为东西走向道路称 “街”,南北走向道路称“路”。
三、工业区内道路通名具体调整方案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调整方案,将各条道路名称的通名调整情况,具体开列如下:
(1)原南北走向的1号、0号、3号、5号、7号、9号、11号、13号、15号、17号、19号、21号、23号、25号大街,都更改通名为“路”。
(2)东西走向的4、8、10、12、14、16、18、20、22、24号大街,其通名都调整为“街”。
(3)2号、6号大街,将要纳入主城东延的海达大街(原为九沙大道)、艮山东路,故通名延用。
高教园区道路名称的通名,与本规划的建议方案一致,故可保持现状不变,即东西走向道路称“街”、南北走向称“路”。
四、路网名称专名采词的层次化
1、对开发区内连贯不同功能区块间的道路,从开发区整体角度,加强其指位性进行采词;
2、对开发区与主城区相连接的道路,从密切主城与下沙副城的位置关系的角度进行采词。
3、对同一个功能区块内的道路名称专名,从各功能区块内部的地理环境和体现功能等进行采词,以反映各功能区域的特点。
第六章 路网名称专名的拟名或调整
一、专名采词要点
1、总的采词导向
开发区内的路网名称专名采词,要符合《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对专名采词的有关规定;反映开发区现代化、人文化、国际化的时代特色;传承当地地名文脉。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片不同的功能和地域特点,以不同的系列化专名采词,反映各区片的功能,营造不同区片内的个性和地域特征。
2、专名采词多样化,或采用首字相同的词语,或选择意义相同、相近而首字不同的词组。
3、词语简约,读音响亮,不追求过于文学化和至善臻美,重在雅俗共赏,好找易记,能被社会各方基本认同。
4、采取当地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或知名度较高的地名,进行派生发展。故此,对一些使用时日较久、影响较大的地名应留用,或适当发展、派生其他相关地名,形成局部范围的地名系列。
5、避免雷同。不同的道路名称,如果音近与雷同,导致使用者不易区别,按照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同一个城市中地名不能重名,并应避免音同、音近。因此,即使反映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区片之间,比如工业园区的南区块和北区块之间,应在采词的角度、方向或渠道上有所区别,避免雷同,以体现清晰的指向、指位功能。
二、对工业园区南片路网专名的处理
该区片是开发区最初启动的工业园区,也是开发区建设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南片。
1、范围
工业园区南片位于开发区东南,其范围为东、南两面临钱塘江,西至现1号大街,北界现2号大街的范围,除去中部出口加工区的区域。
2、道路名称现状
(1)现已命名的道路均为数序系列化名称,其分布与覆盖情况如下:
东西走向的,自北而南有:2号~24号(双数)大街,共12条。
南北走向的,由西至东有:0号、1号~27号(单数)大街,共15条。
这些编号名称的道路,存在起止位置各异、长短不一的现象,排列并不整齐,部分道路寻找困难。
(2)尚有若干较短的道路无名称。
3、道路名称专名的拟名、调整处理及采词的主要思路
鉴于工业园区南片形成的数序路名岁月较久,沿路单位已经习惯,且各企业对外联系频繁,要求尽量降低因更名引起的震动。
(1)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该范围内的数序专名基本维持现状不变,大部分仅对其通名进行调整。但与高教园区和工业园区北片贯通的道路,如现1号、5号、11号、23号大街,其专名调整为与北南一致。
(2)数序道路名称的范围,维持在现1号大街以东、2号大街以南的范围内,不再扩大。
(3)对现0号大街和13A号大街、22A号大街予以更名。
三、对高教园区路网名称的处理
高教园区,即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新世纪大学城,分高教园区及与其配套的高教科研园区。
1、范围
东濒钱塘江,南至现2号大街与工业园区南片相连,西至与现1号大街相接的文渊路,北隔现学园街、杭州绕城北线与工业区北片为邻。面积10.91平方千米。
2、道路名称现状
已形成“文”、“学”为首字的路名系列,具体状况如下:
(1)已贯通并已命名的东西走向道路,由北而南依次有学园街(市政府审批文件实为“学圃街”)、学源街、学林街3条;南北走向的自东向西依次有文澜路、文淙路、文汇路、文津路、文溯路、文泽路、文渊路、文瀚路等8条。
3、道路名称调整、更名思路
(1)保留东西走向的学林街、学源街名称不变;按《杭州城市地名总体规划》要求,需要将与主城东延的德胜东路相衔接的学园街,纳入“德胜东路”统一指称之。
(2)南北走向的道路与工业园区北片相衔接的道路统一拟名。南北走向的8个“文”字路名中,由于存在同音难辨,而且有的名称与主城地名相近的现象,同时又因8条道路都不长,故重新调整这8条路的拟名思路:即拟将园区内的8条路与工业园区北片规划中相贯通的道路统一进行拟名,不再以高教园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进行采词。使高教园区内的道路与工业园区北片内的道路形成一个整体。其所拟名称将兼顾两个区片的功能与环境等特点。
考虑到部分道路名称南北向贯通统一指称后,其长度今后会对使用者造成不便,故确定现学园街(德胜东路)为南北向道路分界,以北称北路,以南称南路。
四、工业园区北片
该区片是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设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北片,尚处于规划阶段。
1、范围
其位置在开发区北部,高教园区和规划的行政中心区域北,运河2通道东、01省道南,东北连海宁农业对外开放区。昔为下沙乡松合、湾南、新元、东方、元成等行政村地块,面积约12平方千米。
2、道路名称现状
(1)经此范围的东西向绕城北线,已有标准名称。
(2)所有规划的新主、次干路尚无正式名称,需在本规划中予以拟名。
(3)该区片中的部分骨干道路,通海宁农业对外开放区、主城区或临平地区。
3、工业园区北片道路拟名思路
(1)以反映工业园区功能及开拓、创业之类的语词为道路名称。
(2)将该地区适宜继续发展、延续使用的原有地名,用于道路名称,以保留这一地域原有的地名文化、展示历史发展的轨迹。
(3)兼顾其中通往海宁市域、主城及余杭区地域的道路名称,反映其方位特点,并兼及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对该区域与高教园区南片贯连的道路,以兼顾两个区片统一进行采词。
五、出口加工区片
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位于工业园区南片中部,为一个独立的、全封闭的区域,面积约2.9平方千米。
1、范围
出口加工区片位于现11号大街东之河道以东,20号大街以北,21号大街以西,12号大街以南。
2、道路名称现状
出口加工区片虽然为一个独立的、全封闭式区域,但原来该区域内的道路与其区片外部实际并不相通的道路,是按图纸上的规划线路统一、连续命名的,如:南北走向的17、19号两条大街,东西走向的14、16、18号大街即是被加工区范围从中拦断的。
因此,虽然加工区内与其外部的道路名称相同,但实际上区内的道路与外界是隔断、不能通行的,社会使用很不方便。
3、道路名称处理对策
对出口加工区内道路与其外部同名的道路不能相通,以及其名称如何处理的问题,既有希望调整的呼声,也有维持现状的诉求。出口加工区的意见属于后者,即希望保持现状不变。
综合开发区各个方面对出口加工区内道路名称的意见,本规划采取维持现状不变的态度。
六、行政中心片
1、范围
规划中的行政中心片,东与高教园区、工业园区南片相连,南至钱塘江,西近临乔路,北到德胜东路。
2、地名现状
该区域已正式命名的幸福路,就以幸福桥得名,东西向的下沙路则因通往下沙开发区内而得名。
该区片内原有上沙、中沙、下沙、高沙、智格、头格、七格等地理与历史特征明显的地名。毗连的九堡镇地块,已形成由“九堡”派生的地名系列——九福路、九昌路、九华路、九盛路、九州路、九源路、九横路等。
3、道路拟名思路
行政中心片内规划拟建的南北走向主、次干道、支路有11条,东西走向的道路8条,需要确定路名方案。
(1)该范围内的道路,原则上以反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花园式、生态环境优越、宜于人居的特点为主。
(2)该区片是开发区中历史最“老”的区域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许多老地名。对其中含义健康、吉祥如意或承载历史的原有地名可选择作道路名称。
因此,本规划在进行道路拟名时,注意适当采取原有的某些地名(包括居民地名称、河渠名称等),将其移植成路名,以反映当地的地名特点、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特征。
(3)该区块现1号大街以西地块河流纵横,桥梁密布,是典型的波光桥影之地,自然景观优越。其河、桥名称可适当移植为道路名称,形成河桥路名系列。
七、白杨街道内支路名称
白杨街道内的支路名称,原则上利用街道名称“白杨”二字的提示,引入乔木类植物名称作为支路名称,以反映白杨街道花繁叶茂、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的优美景观与开发区管委会周围的环境特点。
八、开发区路网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现将本规划所拟开发区内路网名称,按道路等级集中分别列表如下,计有:
(一)对外交通道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二)快速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三)主干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四)次干路名称规划方案一览表
(五)支路名称规划一览表
以下按上述五类分别列出各级道路名称的拟名方案
表一 对外交通道路名称方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暂名) 走向 长宽度(米) 起讫地点 规划拟
定名称 备 注
1 绕城公路 西南 20330/50 分区西边界—下沙大桥北 绕城北线、东线 地名总体规划确定
2 沪杭高速 南北 14840/50 分区南边界—分区北边界 沪杭高速 仍用现名称
3 东西大道 东西 1700/50 杭海路—分区北边界 星桥东路 星桥路延伸
4 杭浦高速 东西 8455/50 绕城北线—分区北边界 杭浦高速 仍用现名称
表二 快速路名称方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暂名) 走向 长宽度(米) 起讫地点 规划拟
定名称 备 注
1 东湖路 南北 11300/50 分区北边界—九堡大桥北 临乔路 临平至乔司
2 石大路 东西 2861/50 分区西边界—绕城北线大井立交 石祥东路 地名总体规划确定
3 德胜东路 东西 10261/50 分区西边界—神舟南路 德胜东路 地名总体规划确定
4 学园街 东西 6257/65-50 神舟南路—江东大桥西 德胜东路 待连通后再更名
5 艮山东路 东西 2889/50 分区西边界—杭海路 艮山东路 地名总体规划确定
6 下沙路
6号大街 东西 6160/50 杭海路—之江东路 艮山东路
6号大街、下沙路更名
好了,今天关于“杭州优化建筑设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杭州优化建筑设计”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上一篇:查关键词_抖来查关键词